河南省民政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115号提案的答复

2023年09月15日来源:养老服务处

豫民议〔2023〕53号


杜劲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您的提案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义分析得较准确,您的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促进全省养老服务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经与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十大战略重要内容,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重大改革事项和稳住经济大盘的重点项目清单,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21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养老服务政策法规、设施建设、运营服务、投融资、人才保障和综合监管“六大体系”作出工作部署。我省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截至2022年底,全省157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673个街道全部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334个社区全部建有养老服务场所,累计完成3.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所有省辖市全部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1718万老年人,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各地探索形成了以大带小、智慧养老、嵌入式托养等运营服务模式,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

(二)鼓励物业发展养老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开展老年人营养服务和健康促进,发展社区助老志愿服务等。比如,开封市橄榄城社区创建“亚新红色物业”,为老人提供多元助老服务,开办了“橄榄城社区美好食堂”;濮阳市玉兰花园社区以物业为服务平台,形成“日间照料为基础、居家养老为主体,养老驿站为延伸”的服务综合体。

(三)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土地、用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各地普遍建立了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比如,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2022年为86户免征增值税218.27万元;为27户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424.88万元;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水、电、燃气、供暖、通信,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等等。加强金融支持,全省确定2个省级、28个市级、88个县级平台公司作为养老服务重点项目统贷平台2022年以来,获批养老服务专项债56.9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14.1亿元。引导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在河南投资设立养老社区。推进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推动普惠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制全面推行,实现“一网通办”。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步伐加快,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养老服务发展。

(四)加快医养结合发展。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支持机构、社区、居家多层面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医中办养”“养中办医”“医养协作”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截至2023年3月底,全省医养结合机构422家,设置床位61331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4013对,养老机构普遍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养康养服务由机构向社区、家庭延伸,探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综合服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吸纳您的建议,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促进服务设施延伸。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继续落实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政策,开展既有居住区配建养老设施排查和规范行动,对新增街道、社区和新建小区同步配建养老设施。积极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强化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改造提升,持续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加快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2023年,完成6万户适老化改造任务,推进20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二)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延长服务链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为主的照护服务,由专业机构进行运营,实现普惠养老与市场运营相结合。社区在街道“以大带小”运营基础上,延伸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科技赋能,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开发养老服务应用,链接服务资源,通过网络下单、电话下单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养老服务。加快品牌培育,持续开展全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养老先进县(市、区)评定等工作,培育评选养老服务优秀品牌。

(三)推动多元参与。继续推动物业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措施。组织开展全省“物业+养老”类品牌单位评选,支持品牌单位规模化、连锁化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养老+行业”发展模式,鼓励养老与家政、医疗、科技、教育、产品制造、文旅、体育等多个行业、领域融合发展,丰富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促进医养康养结合。深化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医改“五医”联动,研究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立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通过优质资源下沉社区(乡镇),构建医疗机构-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机构(乡镇养老院)-居家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医养康养服务全面协调发展。

关于您对我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7月13日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民政厅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