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2025年05月13日来源:社会组织管理局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比表彰活动的通知》(民函〔2025〕22号)要求,经相关省辖市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推荐,拟确定河南省环保联合会等6家社会组织为我省推荐参评社会组织,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2025年5月13日起至5月19日止。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反映。反映问题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的材料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71-65900392
电子邮箱:hnmjzz@126.com
通信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祥盛街18号河南省民政厅415房间
附件:1.第五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条件
2.拟推荐社会组织简要事迹
河南省民政厅
2025年5月13日
附件1
第五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条件
一、党的建设突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有关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党组织把党的建设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严格执行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组织、引导、团结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作用发挥突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中发挥出色作用。对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中表现突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予以重点倾斜。
三、法人治理健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健全,具有完善的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
四、社会形象良好。模范遵纪守法,坚持非营利属性,诚信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品牌影响力大,社会公信度高。优先推荐评估等级为4A(含)以上的社会组织参评。
五、运作规范合法。2021年至今,未受到过行政处罚,参加年度检查结论皆为合格(属于年报范围的社会组织,应按时报送),未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秘书长未因本组织的职务行为接受刑事处罚或者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附件2
拟推荐社会组织简要事迹
1. 河南省环保联合会
(一)该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2024年,开展十三次党纪学习及《条例》专题活动,形式多元。2025年全国两会后,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形成严实作风,护航环保事业。
(二)该会与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撰写《关于加快河南省内河航运快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建议》;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关于高速公路施工扬尘精准治理和非氯型环保融雪剂融雪保通两方面的技术支持建议方案;向新郑市送去了《河南省环保联合会支持新郑市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治理的方案》;积极落实国家“双碳”行动,该会主导联合多家单位成立双碳产业发展研究工作组。
(三)紧扣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携手省生态环境厅、河南大学等,开展环保公益宣传活动。线下活动和线上宣传报道总计触达百余万人次。
(四)该会多举措提升会员服务质量,成效显著。建立不驻会副会长分包走访会员制度,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副会长凭借专业与资源优势精准服务。精准对接政策,助济钢集团获超2700万元专项资金,搭银企平台促合作,2024年解决会员113起难题。开展线上线下专家培训,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此外,在公众号打造“会员风采录”,报道优秀经验,推动树立标杆、共享经验,助力会员与行业共同发展。
2.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成立于1994年,2023年2月被河南省民政厅评估为“5A级社会组织”。2023年5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两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推进河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按照“诚信立会,依法办会,科技兴会,品牌强会,党建固会”思路,党建引领方向,升级服务品质,数智赋能转型,合法规范运行,全面建设不断进步。
(一)党建领航,确保协会正确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采取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积极推进学习成果转化。
(二)服务为本,护航行业稳健前行。秉持“服务为本”之旨,持续开展“四个一”活动。
(三)创新机制,提升法人治理水平。严格按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从会员、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等10个方面,制定完善《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章程》,并以《章程》部分内容修订为契机,清厘和完善各类制度共49项,编成《河南省建筑业协会制度汇编》,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
(四)主动作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紧紧围绕推进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依法治会,保障协会长远发展。以“四个基本为重点,持续开展“勤学习、守法纪、爱岗位、尽职责”创先争优活动,协会基础愈筑愈牢。
3.河南省新能源商会
(一)加强党建工作,突出“绿色发展中的红色引领”。把党的红色教育工作融入到行业的绿色发展之中,推广到会员企业之中,让党的红色传统在会员企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组织会员企业之间的党建学习交流活动。
(二)商会日常工作,突出“三个服务中的创新务实”。组织专业化的精准活动,先后组织了“走进华为”、“走进阿里巴巴”、“走进协鑫”等活动以及会员之间的现场交流会100多次,累计促成企业合作150多亿元人民币。主动组织跨行业活动,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市场,增加商务机会和提升竞争力。组织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和中科院等20多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政府的行业政策与行业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河南省的30多个市县区开展新能源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累计招商引资项目300多亿元人民币。
(三)产业援疆工作,突出“产业发展中的合作双赢”。自2023年开始产业援疆工作,与哈密市委市政府、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一起共同成立了“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平台成立两年来,先后有13个新能源行业的科技实体项目和三家技术研发机构通过这个平台走进哈密投资落户,在建项目总投资110多亿元,其中多个项目是国内行业先进并填补了哈密市和新疆当地的产业空白。
(四)自身建设工作,突出“组织发展中的合规专业”。始终坚守“合规”、“专业”,认真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和新能源行业的实际,走专业化服务的发展道路,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创新专业化服务方式和体系机制。
4.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
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宗旨,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智库为目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痛点,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专业水准、独立精神,打造集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平台。
研究院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仅近两年就有《建议鲁豫两省联手谋划国家重大战略共同打造内陆第三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样板——河南大学济源中试基地的成功经验及启示》《建议创投基金延期清算支持中小型科创发展》《打通从实验室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等9篇调研报告获省领导重要批示,形成智库建言特色。
研究院始终将学术研究作为智库建设的根基,以扎实的调研和严谨的论证筑牢决策支撑。一是研究成果集成出版著作。二是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三是组织高质量学术讨论。
研究院紧扣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作为地方政府智库提供决策咨询。二是承接各级政府委托课题,开展多项规划、专题研究、调查评估等。三是为地市、县区提供优化营商环境指导服务。
研究院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与专业实力,斩获多项重磅荣誉,先后获评“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河南省重点智库”“5A社会组织”“省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先进集体”等。
5.河南省医师协会
河南省医师协会秉承“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的办会宗旨,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提出的“一呼百应”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法人治理,完善分支机构组织换届程序,建立规范的会议管理体系,积极引领全省广大医师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协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协会引领示范作用。一是深入实施“学术活动质量提升工程”。培育出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有水平的品牌会议。二是发挥桥梁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协会主动承接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好医师专业培训,圆满完成医师定期考核,成功举办“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实现服务医师一张网。自主研发了“河南省医师智慧服务平台”,对医师执业期间的工作内容、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实行全周期实时动态量化监管,完成从“管理医师”到“服务医师”转化。四是开展健康帮扶和医学科普志愿活动,努力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服务。实施河南省名医名家“传帮带・强基层”系列活动,制定了《河南省医师协会基层医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围绕国家健康主题宣传内容和我省健康科普工作重点,利用主流媒体、协会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持续开展疑难病例技术咨询。五是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了以医学人文、健康科普、学术交流、政策宣贯等为内容的健康传播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及官网开设了“医师之家”专栏,有效提升了我省医师队伍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和水平,为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6.平顶山市慈善总会
平顶山市慈善总会第二届理事会于2019年9月换届,换届以来的五年正处于我国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疫情严重肆虐人类和7·20特大洪涝灾害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时期,在严峻考验和挑战面前,市慈善总会积极引领全市慈善系统,主动融入大局,彰显使命担当,坚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难,为爱心企业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党委有号召,政府有要求,慈善必行动”,整体工作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五年来,全市慈善会系统共募集善款善物13.251894亿元(其中资金10.226259亿元,物资价值3.025535亿元),共发放慈善款物13.054923亿元(其中资金10.029227亿元,物资价值3.025666亿元),救助和帮扶困难群众491万人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募集资金7.93亿元,实施十二大类项目25483个。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全市慈善会系统先后荣获国家、省、市荣誉128项。市慈善总会连续四年获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网络募捐先进单位”,“99公益日”活动连续四年在全省位居前三名,宣传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慈善联合总会“慈善征文优秀组织奖”。2020年获平顶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单位”,2020年、2021年获平顶山市“第二届、第三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集体”,被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授予的2022—2023年度“先进慈善组织”。202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慈善组织”等荣誉。2024年被河南省民政厅评定为“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示范点培树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