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河南焦作马村区:织密社会救助网 兜牢民生幸福线
2025年08月14日来源:光明日报
“家里接二连三遇到难事,多亏了咱社区‘爱心之家’帮俺申请救助和低保。”近日,提起家门口的社区“爱心之家”服务站,家住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街道演马社区74岁的孙洪臣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前段时间,老人的儿子突发脑干出血。演马社区“爱心之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赵丹丹在老人的儿子发病入院后,第一时间联系老人,帮助他们申请1500元临时救助。
老人的儿子出院回家,瘫痪在床,医药费、护理费用负担重。与此同时,老人的老伴儿也患有脑梗,需要人照顾。赵丹丹主动上门,积极帮助老人的儿子申请低保,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送去社会救助的关爱。
“救”在身边,“助”在心间,孙洪臣老人家的情况不是个例。马村区依托村(社区)“爱心之家”服务站,织密社会救助服务网,第一时间发现需要救助的群众,把救助服务送到群众家,这样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赢得群众的点赞。
马村区属于城区、农区、矿区“三区合一”的复合型城区,困难群众呈现体量大、分布广、需求差异大等特点。聚焦困难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救助需求,该区在村(社区)设立了14个“爱心之家”服务站,划细化小救助服务网格,划分491个帮扶片区,组建“救助工作人员+专业社工+社区民(辅)警+网格员+志愿者”救助服务团队,构建一个平台+一支队伍+N项服务的“1+1+N”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提高困难群众发现、困难诉求回应、疑难问题解决能力。
上门问需,精准救助。村(社区)“爱心之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定期入户摸排收集、整理、网格内各类救助信息,及时上报,马村区结合救助对象的整体困境及需求情况,梳理整合出“救助对象需求清单”和“能够回应救助对象需求的服务清单”。
通过“需求和服务”两张清单的对接匹配,推动社会救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今年以来,该区共为152户特殊困难家庭办理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32.51万元,新增审批低保、特困等对象75户123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低保边缘家庭939人,一张更大、更密、更温暖的社会救助网络遍布辖区。
与此同时,依托村(社区)“爱心之家”服务站,马村区持续办好长者生日会、困境儿童营养支持计划、爱心送餐、义诊、免费理发等特色救助服务活动。引入社会力量开展上门助老帮扶,为176名家庭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浴、助洁、助餐等上门服务5800余次,以多元化特色服务,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